中华凤头燕鸥(前称黑嘴端凤头燕鸥)是一种罕为人知的极危鸟类,只在亚洲东部生息。它的模式标本在1861年采于印尼(当时的荷属东印度群岛)东部,但长久以来,在它的越冬地域(包括印尼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泰国等)甚少确认的纪录。
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,它在中国东部沿海有繁殖纪录。但自1937年于山东沿海岛屿采集了21个标本以后,再没有确认的消息,因此长时间被人认为它已灭绝。
直到了2000年,在马祖列岛的一次燕鸥调查(当时新建了燕鸥保护区),才再次发现了少量的中华凤头燕鸥。此后经过浙江自然博物馆等研究团体多次调查,终在2004年于浙江省象山县韭山列岛发现了另一个繁殖群。然而,因为人为干扰,韭山的群体在数年前离开当地,约于同时在舟山群岛的五峙山发现种群,可能就是韭山列岛原有的种群。
在2010年12月,中华凤头燕鸥在印尼东部发现越冬。
因为中华凤头燕鸥急需保护,迁徙物种公约委托国际鸟盟编写一份保护行动计划。这份行动计划在2010年2月于韩国仁川的东亚-澳大利西亚迁飞航径伙伴关系会议中正式公布启动。